您的位置: 引导页 >> 学术科研 >> 教改成果 >> 教改成果 >> 正文
素描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和探索

素描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和探索

潘自锋

摘要: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在高校美术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为了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素描课堂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素描 教学 高校 针对性

素描是高校美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素描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其后续课程以及毕业创作的质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素描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的尝试和探索,根据笔者近几年的教改经验,谈几点心得体会。

1、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该课程有兴趣,才能更好的学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在学生当中日渐普及,学生在课上玩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够,但另一方面恐怕也说明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美术专业的学生很多都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而突击培训美术参加高考的,因此,对美术的喜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迫于升学的压力,这也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对学习美术专业的兴趣并不高。因此,要想提高素描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内容上要改变传统的、程式化的绘画对象。例如,在素描静物的教学内容当中,以往都是画一些瓶瓶罐罐和衬布的组合,对此学生早已厌倦,提不起兴趣,因此笔者在摆设静物的过程中选择了花卉、面包、蛋糕、牛奶等学生不常画的组合,画面清新且富有生活气息;选用运动鞋、运动服、矿泉水等组合静物,使人联想到运动的场景;毛绒玩具系列的组合,使人有回到童年的感觉,画面充满童趣和温馨。通过对静物的重新布置改变了原有摆设静物千篇一律的模式,使学生耳目一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的情况少了,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因此在绘画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下一番功夫,不可敷衍了事,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绘画的热情和积极性。由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迟到、早退的现象明显减少,课堂学习气氛日渐浓厚,教风、学风得到明显改善。

2、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依据教学计划自己来摆作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在作业中的想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注重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感受力和好学深思的习惯。如在静物或模特的摆设中,由学生负责完成,教师则在一旁指导。而以往的做法则是教师负责静物或模特的摆设,学生待老师摆设完成后开始起稿动笔。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接受,而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虽然学生的知识储备比教师相比肯定有所欠缺,但学生的想法也会有大胆和独特的地方,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如在笔者授课的一次人体课当中,模特动作的设计就是由学生来完成的。在设计动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之间也会相互交流甚至会有“争执”,但最终的结果是皆大欢喜,大家都对模特的动作非常满意,也获得了教师的认同。在一次素描半身像的课程中,学生对模特一贯的动态“审美疲劳”,通过对座椅的适当调整使模特动态呈现出新的姿态,学生的绘画激情被再度点燃。在学生参与教学这一过程当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也使得师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和交流。

在作品的点评环节中笔者也让学生参与其中。而以往的做法则是教师一个人在点评作品,学生一言不发。学生参与点评的环节则是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点评,同时也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通过学生的发言也迫使每个学生都思考自己和其他同学画面中存在的问题,如果学生的发言不够准确教师再加以纠正。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好的意识到每个人所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的点评方式也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修改学生作品要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修改,使学生能更好地意识到自身作品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修改使学生学到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教师对学生作品的修改应该是素描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以往在修改学生作品这一环节上通常是教师要在一个单元的时间内将全班学生的作品都修改一遍,这样做看起来班里所有的学生都“照顾”到了,但由于学生较多、课时较少的原因,教师平均给每个学生修改作品的时间并不多,修改作品应该也大都“蜻蜓点水”,缺乏长时间的深入修改。在素描课堂教学改革中笔者对这一做法做了改变,不再修改所有学生的作品,而是挑出几幅具有代表性问题的学生作品进行深入的修改。笔者给予其中的一个学生的作品进行了长达1课时的修改,也使得其作品最终“起死回生”。观看笔者改画的其他同学同时也明白了一幅画是如何被“挽救”的。通过观看教师长时间深入的刻画,学生的收获颇多,学生的信心也得到了提高。当然,这种修改学生作品的方式,看似没有“照顾”到所有人,但是抛开学生个体因素,单从课堂教学改革效果来看,无疑较之前的做法更深入、更有针对性和代表性。

4、习作要与创作有机结合

课堂习作终究是要为创作服务的。素描既是基础同时也是创作的一个门类,古今中外的很多大师都留下了精彩的素描作品,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伦勃朗、安格尔等画家,因此对素描而言不单是基础训练,更要求学生在课程当中要有创作的意识。随着相机的普及,利用照片画画越来越普遍,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是学生的创作能力在下降。在课堂写生时要求学生使作品要有创作的意识,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注重创作,避免了习作与创作的脱节。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写生中不能照抄对象,要对所画对象进行一定的主观处理,尤其要注意背景与主体的有机结合,使作品具有一种创作的意味,从而使得写生摆脱了习作的影响。而之前的做法则是只要求学生对所画对象的描绘,缺乏对学生创作能力和创作意识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意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集中注意力更加专注,在课下也应积极思考,无形中也加大了学习的强度和力度,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通过在习作中灌输创作意识,锻炼了学生的构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毕业创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和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反思和总结所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改革才会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课改交流活动